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病主要通過帶毒種子遠距離傳播或通過接觸性傳染,在田間主要通過病株汁液、嫁接、土壤中的病殘體等方式進行傳播,病毒在種子或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植株受害后,葉片出現黃斑、花葉或產生綠色突起或凹凸,植株生長緩慢或矮化,嚴重的可導致不孕;果實外部癥狀不明顯,內部果肉常出現油漬狀深色病變,中心纖維質呈深色,向果肉內部條狀聚集;種子周圍形成暗紫紅色油澤狀空洞。在不同作物上有以下具體體現。
黃瓜受害后,有黃色小斑點著生于新葉上,后逐漸變成花葉并帶有濃綠色突起,有色斑、水泡及變形情況發生,葉脈間褪色呈綠帶狀。大部分果實黃化或變白并產生墨綠色水皰狀的壞死斑。植株矮化,結果延時,導致產量受損,甚至因不孕而絕產。
主要癥狀:與普通花葉病毒(主要為煙草花葉病毒和黃瓜花葉病毒)類似,主要表現為植株生長發育緩慢,出現不規則的褪色或淡黃色花葉,綠色部位突出表面,葉面凹凸不平,葉緣上卷,其后出現濃綠凹凸斑,隨葉片老化癥狀減輕。
根據發病原因防治:主要通過種子和接觸傳播(汁液接觸或農事操作),也可通過土壤傳播,該病毒尚未發現通過傳毒害蟲傳播。防治應從根源預防,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可保溫、保濕、吸脹,提高種子發芽率,使幼苗健壯。驅避地下蟲害,隔離病毒感染。也可與種衣劑混用。